(资料图)
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引领带动作用,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,7月28日,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召开“绿色制造经验交流会”。各市州、贵安新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,有关开发区和企业,有关行业协会、节能服务机构参加会议。
会上,贵阳经开区、湄潭经开区、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、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制造单位作交流发言,介绍了绿色工业园区、绿色工厂、绿色供应链等创建情况及相关工作经验。省资源综合利用协会、贵阳赛宝、贵州捷碳等节能服务机构就绿色制造体系建设、节能降碳、能源管控、碳足迹等领域相关内容进行案例和政策解读、技术服务推广。
“十三五”以来,我省深入开展产业绿色化改造,扎实推进工业绿色化转型,不断提高生产绿色化水平,持续推进工业绿色发展,建材、钢铁等部分产品综合能耗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,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远远优于全国平均水平,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成效显现。
黔南高新区马场坪工业园区。
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我省累计培育创建了国家级绿色工厂60家、绿色供应链3个、绿色园区12个、绿色产品28种型号,省级绿色工厂162家、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9家、绿色工业园区27个、绿色设计产品43种型号、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4家,绿色制造水平进一步提升。
加快工业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,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和绿色制造支撑体系,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实现“双碳”目标的重要抓手。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将围绕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,持续推进绿色工厂、绿色工业园区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绿色设计产品建设,强化绿色制造标杆引领。壮大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,培育一批绿色制造、节能降碳服务机构,完善绿色制造支撑体系。与此同时加强培育和指导,充分发掘有潜力的开发区和企业,从管理节能、技术节能、资源综合利用、清洁生产、环保减排等多方面进行培育,对标建设,扎实推进,缩短差距,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在绿色制造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,督促绿色低碳发展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建
编辑 何涛
二审 牛波
三审 陈华永
标签: